







孩子们回来了做点什么吃的呢?大鱼大肉的也都吃腻了,况且儿子说了他还想减肥,不能吃太多,最好有点特色的,我想来想去大连最有特色的那除了海鲜就属焖子啦!其实焖子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,有传说:
据说,焖子最早是由山东烟台的门氏兄弟在无意中创造出来的。当时,门氏兄弟在烟台以卖粉条为生,有一天粉坯做好了,却因为下雨,做不成粉条。为了防止吃坏肚子,门氏兄弟将山东特产的大蒜捣成蒜酱拌在油煎粉坯中,没想到这无奈之举居然得到好评。于是,他们开始专门制作这种油煎粉坯,并命名为“焖子”。
焖子传到大连后,逐渐成为了当地人民喜爱的小吃。大连焖子的主要原料是地瓜淀粉,制作时将淀粉加水加热打冻,然后切成小块,用锅煎至外边成焦状,再佐以虾油、芝麻酱、蒜汁等调料4。大连焖子的口感外焦内嫩,味道鲜美,深受大连人民的喜爱。
后来焖子传到大连之后,结合当地的海鲜特色就有了海鲜焖子或者三鲜焖子的做法。 现在就来分享一下我自己做的焖子吧,整个食材全是自己加工出来的哦!
首先准备的是地瓜粉,这个是去年秋天用了将近20斤的地瓜,做出来的不到2斤的地瓜粉,用的是白色地瓜,因此地瓜粉熬好后不是那种颜色深的,而且有点透明的,凉了之后变成了白色。
自己做的地瓜粉的好处就是杂质少,非常干净,不用清洗,直接兑水就可以了。 一碗地瓜粉应该是1:5的比例,不过我第一次做,以为这个比例有点希,就用放了小半碗的粉,结果导致有点干了。
然后将加水的地瓜粉调匀之后,倒入锅中,慢火慢慢搅动,一点点变色之后变的比较浓稠,但是这个地瓜粉最终并不是像其他的粉一样那样黏稠,但是凉了之后确是很硬的那种,可见这个粉的质量还是非常好的。 其实外面的不论是粉条还是焖子都是加了一点点的添加剂的,否则不会那么有弹性。
熬好后晾凉,碗内抹点油,这样好脱模,冰箱放置12个小时,这样效果更好。 取出来切成块儿,然后锅内放少许油,小火儿慢煎。 但是第一次做,不知道是油放少了还是火候偏大,有点糊锅底,不过这个锅底后来变成了咯,还是很好吃的,我估计是自己油加少了!
然后就是调酱料汁儿,将芝麻酱用热水卸开,加蒜末,酱油,盐,少量糖,撒点香菜,当然这时候还少了海鲜,然后做海鲜。
海鲜我用了大虾仁,海螺片加一个乌鱼,不过忙着忙着忘拍照了😅放到炒好的焖子上, 最后撒上酱料汁儿,这个味道还是非常棒的,孩子们吃了都说绝了! 不过看起来没有外面的有弹性,孩子们说那应该是没有添加剂的原因,我想大概率应该是这样。
其实这个小吃就是油炒地瓜粉,加芝麻酱调料,喜欢吃酸辣口可以放酸辣汁儿,就像酸辣粉一样,只不过形式不同。自己做的虽然卖相还有待提高,但是起码放心啊,嗯,还是不错的,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哈哈!💯👍👍👍😁
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