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些年,我家餐桌上会常有野味。一是因为,老头子是乡下人,喜欢去农贸市场寻这样的城里人不敢吃的东西,诸如野兔,别人即使买回去不敢动手去剥皮。😂😂所以也便宜。二是那时二姐夫还健在,一到下雪天喜欢去赶山,有了收获就会与我们分享。
我买菜碰到“野”的东西也喜欢买点,究竟味道不一样,也绿色有机。😀😀
总记得农贸市场那个专卖野味的摊。一到冬天,一大鼻子老头戴个东北帽,夹一火笼。面前常有漂亮的野鸡或猴头鹰、竹鼠在笼里转着圈,野兔夹伤了一只脚,惨兮兮地躺着。麂子肉野猪肉一块一块摆着。活物我不敢买。买得最多的是野猪肉。买过一次果子狸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,禁止销售这些野味,说要保护动物。普通人再吃不到野味。只有一些偏避的农家乐在阴暗的角落里有一冰柜,那里会有。哪些人能吃着,你懂的!
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说山里野猪泛滥成灾,常下山扰民,暗地里放开了捕捉野猪许可。……
昨天大姐夫来电话,说一朋友给他买了野猪肉,让我去拿些来。我也不客气,赶忙叫一吃匠去拿。拿回来一看,猪不大。肉有两斤重,瘦肉多,带皮的炒一碗,瘦肉炒一碗。
这种肉是未放血的,黑乎乎的。瘦肉切片后用生抽一淹,更黑了,但不影响口味。野味一般都有点膻,怎么处理?就得用米酒酿这个神器了。干烧过后,放油放酒酿。再大的味道也能赶走。还会产生特殊的香甜感。炒这种野味少不了它。
辣椒姜蒜是一定要的,很多人放干红椒,我喜欢放鲜辣椒,这样不爱吃肉的可以吃辣椒,我还配了香菇。这样各取所需。
普通人家难得吃上一顿野味了,让我记起了过往。随手记录之。